连日来,乌当区广大基层医务人员坚守一线,发挥健康“守门人”的作用,筑起农村防疫第一道防线。
1月4日一大早,新场镇大桥村卫生室,医生罗琴就在诊室和药房之间来回忙碌着。前来看病的方大爷患有高血压、糖尿病,最近几天感冒了,就来卫生室买点药。村医罗琴熟练地给他测血糖、量血压,检查足背动脉搏动情况,耐心地询问他的病情……。
“最近发热病人明显增多,从平时每天接诊20人左右,到现在每天约40人。来看病的村民,我们根据每个人的情况对症下药,开药后我们也要监测,通过电话、微信或入户回访的形式,指导他们合理用药。”罗琴看病间隙说道。
(资料图)
给方大爷看完病,罗琴便拿上药和血压计,到村民邓连红家进行回访。
邓连红也患有高血压、糖尿病,前几天出现高烧、全身疼痛、咳嗽等症状,经过村卫生室医生治疗,目前已有所好转。
“身体好些了没有,还发烧吗?今天给你带了点降压药和感冒药过来。”一进门,罗琴就关切地问道。
“现在基本恢复了,还有点咳嗽。”
“要多喝点水,家里多开窗通风,出门要记得戴好口罩。”罗琴叮嘱道。
为方便群众看病,在村卫生室的公告栏上还写着罗琴和同事的手机号码,提供24小时的电话服务,对高血压、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患者,罗琴和同事尤其关注。
“有高血压、糖尿病这类基础病的老年人,我们会增加随访频率,如果他们遇到紧急情况,也可以打电话给我们,我们及时上门提供服务;如果遇到重症的患者,就利用好‘家庭医生’的力量,及时报给镇卫生院,转诊到区人民医院去。”罗琴说。
大桥村卫生室是乌当区基层医疗结构的一个缩影。为让村民有医看、就近看、及时看,做到“小病不出村,常见病不出镇,大病不出区县”,近年来,乌当区不断增强基层诊疗服务能力,提高了基层诊疗效率。目前全区共设置了7个二级以上医院发热门诊、13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热诊室和77个村级发热诊疗点,新增流动诊疗车2台,开放床位3287张。同时派出区级巡回医疗队下沉到乡镇开展巡回诊疗,让基层医疗机构更好地为村民健康保驾护航。
下一步,我区将持续保障农村群体就医,加强农村地区重点人群监测,特别是基础性疾病的老年人、孕产妇、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等人员健康情况。加快推进农村人群尤其是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,加快提升乡镇卫生院及村卫生室新冠病毒感染者接诊能力,加强发热、止咳、解痛类药品储备,保障农村居民用药需求。(来源:乌当区融媒体中心)